Search

#葉郎每日讀報

1.好電影院不買嗎?箝制好萊塢71年的派拉蒙禁令正式終止
  • Share this:

#葉郎每日讀報

1.好電影院不買嗎?箝制好萊塢71年的派拉蒙禁令正式終止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在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劃時代判決中,認定好萊塢片廠同時經營發行和放映業務,涉嫌濫用市場力量進行不公平競爭,因而違反反托拉斯法。稍後的和解協議中,主要當事人Paramount和 Warner Bros向司法部承諾拆分電影院經營權,永遠不再跨足放映業。其他家片廠並非本案當事人,也未在和解協議範圍中,但因相同法理可能也會用來對付他們,所以即使擁有零星幾家電影院產權,也從未敢像1930年代那樣大幅擴張。這個拘束好萊塢長達71年的和解協議就被稱作派拉蒙禁令(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上任之後,司法部就一改過去立場,積極推動廢止派拉蒙禁令。直到剛剛法院終於認可司法部的見解,認為現今的市場環境已經無法想像片廠可以透過限定電影院放映什麼電影來造成不公平競爭,因為電影院的真正競爭者早已不是其他電影院,而是71年前根本不存在的電視、DVD、VOD、Netflix等等新玩意兒。因此法院基於公益同意廢止禁令。禁令失效後,可能發生的影響包括:

1)片廠終於可以買電影院。只要你有錢。而且電影院行情正因為疫情而不斷走低,也就是說你不一定要像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那樣有錢,也很可能買得起。先前AMC面臨破產危機時就一直傳出可能被以上三家或是Disney收購。
2)惡名昭彰的「Block Booking搭售」有可能死灰復燃。也就是說發行商將可以明目張膽地以A級片+B級片強迫一起放、不然都別放的方式和電影院談判。對於談判權力相對較小的獨立電影院來說,日子肯定會艱困許多。
3)電影院也可能主動找片廠結盟。此時此刻電影院業的體質都非常羸弱,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坐等片廠來收購,可能也會主動上門求售。甚至直接被業主放棄的廢棄電影院,也可能被房東打包賣給片廠。
4)以和解協議為形式的禁令雖然被廢了,反托拉斯法並沒有被廢止。所以電影院如果被片廠欺負了,也不是完全求救無門,只是得用曠日廢時的官司想辦法得到一個新的勝訴判決。
(報導原文:https://bit.ly/2EZptYt、https://bit.ly/31x7GiX)


2.WarnerMedia大地震!一切改組都是為了HBO Max

這節骨眼上顯然沒有人把心思花在要不要去市場上買幾家電影院這種瑣事上。AT&T併購Warner之後的改組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從Hulu來的新任執行長Jason Kilar再度搬走了幾顆前朝留下來的石頭,包含原本監管HBO等頻道的WarnerMedia Entertainment董事長Bob Greenblatt 和HBO Max首席內容長 Kevin Reilly兩位資深電視高層都將離職。Kilar將派自己在Hulu的左右手Andy Forssell監管HBO Max。此外還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一口氣統整包含Warner Bros、HBO、HBO Max、TNT等多個部門的內容製作業務,而且該部門的最優先任務是確保這些新內容可以讓HBO Max能在全球市場更加成功。Kilar並宣佈他們將用以下五個步驟來成就HBO Max:

1)在組織內提升HBO Max,在全球市場擴張HBO Max
2)讓片廠製作部門的組織更簡潔
3)打造一個跨國整合的團隊來讓規模和效率最佳化
4)將最關鍵的營業項目放在同一個部門來更有策略地營運
5)改造剩下的其他組織架構來更有效率運作

一切複雜的語言都指向一個簡單明瞭的遠方——HBO Max萬歲萬萬歲(跪)!
(報導原文:https://bit.ly/30DNn46)


3.音樂人對於Spotify創辦人兼執行長說:謝謝指教(才怪)

Spotify創辦人兼執行長Daniel Ek作為全世界音樂產品的最大單一買主,難免自大地指導了一下音樂人。他說創作者太習慣那種每隔幾年進一下錄音室,出一張專輯的工作形式。但愛樂者已經轉移到串流平台上的新世界裡頭每天聽音樂,這種兩三年出一張專輯的方式已經不足以維持創作者和愛樂者之間的關係。他的邏輯不無道理,但聽在創作者耳中難免有點刺耳。樂手David Crosby批評Ek是個貪婪的討厭鬼,樂評人Steven Hyden則說這根本是吸血蟲在抱怨宿主怎麼不多產一點血來讓我吸。歌手Shura說Ek的模式不無道理,但只對少數音樂人有意義,其他音樂人根本負擔不起頻繁進錄音室產出作品的成本。實際上頻繁創作歌曲已經是一種專屬特定藝人的昂貴特權。另外一名歌手Zola Jesus則直指這種Spotify經濟模式已經催生了大量的垃圾音樂充斥在市場裡。「我們的歌曲來自我們的生活經驗,來自我們的行動實踐,來自我們對我們所活在的這個世界的直接反應。有充分的時間譜寫、演唱、打磨我們的音樂作品才能讓我們跟音樂作品一起成長」Dream Nails樂團的吉他手Anya說。
(報導原文:https://bit.ly/33G1JCY)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請見留言
 ̄ ̄ ̄ ̄ ̄ ̄ ̄ ̄ ̄ ̄ ̄ ̄ ̄ ̄ ̄ ̄ ̄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葉郎:文字工。社交恐懼併發資訊焦慮,囤積冷知識用以對抗無法遁逃的社交場合
View all posts